用户数据泄露、伪造人脸识别、金融诈骗、恶意攻击……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,近年来数字化安全风险迭生。业内专家认为,立足数字时代,应提高社会对于安全科技的认知、重视与参与,守住技术的安全底线,防御相关风险隐患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1月18日发布的《数字时代安全科技价值报告》显示,当前数字化安全风险形势已进入快迭代、高智能、全覆盖的新格局,网络犯罪的规模、范围、严重程度和复杂性提升。与此同时,AI大模型的出现也让业界意识到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增加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吕鹏表示,数字经济时代,人工智能和安全科技的结合将起到重要作用。“人工智能能够帮助各行各业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化,成为未来社会的‘发动机’;而安全科技将作为‘方向盘’,使得‘科技向善’成为各种新兴技术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。”
市民在一家医院的自助设备上进行人脸识别。新华社发(梁志强 摄)
报告显示,安全科技包括一系列旨在保护信息、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、攻击和威胁的工具、技术、系统,是一种更为通用,包含多个领域、多种前沿技术的复杂系统性技术集群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登国表示,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呈现出更具弹性、更加智能等新的特征,要准确把握这些特征,突破和掌握一批先进实用的网络空间安全核心技术,做好网络空间安全保障工作。
蚂蚁集团副总裁、大安全事业群总裁赵闻飙认为,安全科技具有“压舱石”和“助燃剂”双重作用。“压舱石”是指守住技术的安全底线,防御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,支撑数字社会稳步运行;“助燃剂”体现在提高技术的安全上限,降低技术的运行成本,让产业焕发新机,让更多人从中受益。
“安全科技将成为未来新型的公共产品。”吕鹏认为,安全科技的公共产品属性体现在两个层面。在产品运作层面,防病毒软件、入侵防御系统等商业安全系统是私有产品,但漏洞信息共享、隐私计算、基础设施保护等技术和平台,都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;在技术价值观层面,安全科技不只包括防御体系,还包括保护平等发展与个人尊严的一系列技术与服务。
吕鹏表示,让安全科技成为更好的公共产品,需要政企合作及生态共建。通过更多的公共力量投入,在合规激励、行业标准、思维提升等多个方面,构建更加完善的安全科技体系,助力数字经济行稳致远。